时间:2022/8/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康巴传媒(本网整理)

格杰白玛,出生于炉霍县宗塔草原,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藏族公益歌手,影视制作人,词曲唱作人。

牧场的磁带是音符里的童年

我们家是地道的牧民,和所有牧区的孩子一样,我的成长的环境也是无垠的牧场和遍地的牛羊,还有悠悠的牧歌。

我的阿爸没有读过书,听说只上过几次学习语录背诵的夜校,藏文基本是他自学的,所以每次带我去放牧的时候,阿爸都会带上一本不知翻了多少遍的《格萨尔王传》,为我唱诵几段。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音律,也是第一次从故乡的风里,听到了父辈们的声音。

中间看手的孩子是我。小时候的照片中,我在阳光下永远睁不开眼睛

爷爷过世后,阿爸留着爷爷的一部老录音机,在我记事时,阿爸去镇上带回来了几盘德白老师的磁带。到现在我也忘不了,坐在黑帐篷前晒着太阳听弹唱和牧歌的午后,那碗阿妈煮的奶茶香气四溢,德白老师的歌声随着碗口的奶香味,悠悠地漫过整个牧场。

牧场磁带中德白老师的歌声,是我永远无法忘却的童年

上完初中之后,我便离乡去各地的演艺厅跑场子,当时关于“梦想”这个概念我并不是那么清晰,只是羡慕在电视上看到明星被追捧的样子,但离乡远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生活,所以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昌都、拉萨、那曲、青海和成都等地漂泊。

而有幸的是,在漂泊的路上,我遇见了根呷老师,并成为了他的徒弟,从那之后,我才开始跟着恩师试着学习如何唱歌,之后,我又重新回到了成都,并有机会重返校园,对本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有了基础性的了解。

人生中第一次遇到恩师根呷的那一天

经典正在无声地流逝消亡

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似乎也成为一名所谓的歌手,虽然前期有唱过几首歌,但可能是受童年成长环境的影响,慢慢地发现我依然喜欢传统的音乐,所以曾尝试过传统的歌曲,但我总觉得自己就像一部没有任何情感的机器一般,根本无法唱出传统歌曲应有的韵律和感觉。

年初,德白老师突然离世,除了难过我更多的是遗憾,因为之前就有去拜访德白老师的想法,就在铺天盖地的黑白照片和默哀声中,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亚东老师发的一条动态:“如果让我们为故去的德白老师颁奖,那么在藏族音乐界,德白老师足以配得上终身成就奖”。

从亚东老师的这句话中,我更真切地意识到,创造经典的老艺术家们,跟所有的普通人一样,都会有离开的一天,而当他们离开时,他们所创造的那些经典之作也有可能随着他们离去,成为我们无从传承的“经典”。

从年开始,德白老师的离去让我决定去拜访各地的民间艺人及知名的老艺术家

德白老师的离去突然让我有了一种紧迫感,就像故乡牧场上的河流即将干涸般让我不安。因为在藏区,像德白老师这样为藏民族音乐倾尽一生的艺人们也正在慢慢老去、离去,而随着他们流逝消亡的民族传统音乐,在若干年之后,还能完整无损地保留多少。

我感觉,那些从上个年代沉默地落回大地的老艺术家们,就在原地静静地等待我们。于是,从年开始,我决定拜访各地的民间艺人及知名的老艺术家。

每次长途跋涉之后的席地之谈,都会让我有意外的收获,甚至会被一些我从未耳闻的传统音乐所触

格萨尔王传承人白玛益西老师展示他的装备及头饰

在德格竹庆专访格萨尔传承人白玛益西老师

在我拨动了第一根琴弦之后,4年的旅途,就像一首没有尾声的歌谣,而拜访的艺人越多,听到的声音越真实,我越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到自豪和震撼,同时,我也越发地看清了自己远不配“歌手”这样的称呼,因为只有那些真正热爱艺术并为艺术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的艺术家们才能称之为“歌手”“舞者”。

以前,我以为好的音乐仅仅取决于歌手是否有一副好嗓子,但我见过的老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音乐不仅要传唱,更要植根于内心,是种深到骨子里的情怀。

“迷蕃音”只属于藏地真正的艺术家们

年9月19日,第一届迷蕃音专家团队交流会在成都娇子音乐厅SHESAYS西婵国际剧场顺利举办,当时应邀的藏区五省区20多名最具代表性的藏族传统艺术家们出席这场交流会。

土登老师现场表演《宗巴赞帽》

“在场的所有老艺术家们我都认识,我从收音机上欣赏过他们的声音,在磁带上见过他们的照片,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没有过这种机会跟他们见面,我跟他们拥抱和握手的时候,就感觉是一场梦,从没想过在我有生之年还有机会见到他们,我跟他们的相聚就像穿越到了上个年代,让我从心底里感动”。

首届迷蕃音终生成就奖获得者藏族热巴传承人原中央歌舞团副团长欧米加参老师

与其说第一届“迷蕃音”是为了致敬经典,开启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之门,不如说为老艺术家们完成了一个相聚同喜怀念青春的心愿,而完成老艺术家们心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高原上这片歌舞的海洋有多宽广,再次想起扎西次仁老师的这句话“很多人说藏族是歌舞的海洋,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再去寻找更大的海洋吗?”

第一位中国籍格莱美音乐奖得主央金拉姆获得首届迷蕃音杰出贡献奖

“在快速的商业文化时代,‘迷蕃音’就如一股清流般,不仅为老艺术家们献上了最崇高的敬意,更为藏区年轻音乐人们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迷蕃音’在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方面已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同时,为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种下了一粒种子,我们相信在那么一天,‘迷蕃音’将盛开为一朵真正属于藏民族音乐的高原之花。”第一位中国籍格莱美音乐奖得主央金拉姆在参加晚会后给予“迷蕃音”这样的祝福和期望。

参加首届迷蕃音专家团队交流会的藏地代表性艺术家合影

“保护传承和发扬传统民族音乐,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和肩负的责任。”就如李毛加老师所述,让传统的民族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传唱是我们每一位人的使命,所以,“迷蕃音”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你,它只属于藏区真正的艺术家们。

首届迷蕃音专家团队交流会集体照

目前,我正计划着出一张专属于传统音乐的专辑,同时,也在为第二届“迷蕃音”颁奖晚会做筹备工作。

都说

人去了远方

才能找到故乡

他在漂泊了很久之后

终于听到了

风声拂过故乡牧场的声音

本期责编:肖宵白马编辑:兰珍郭帆田仁怡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1316.html
------分隔线----------------------------